近日,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名为“What Colleges Want in an Applicant”的文章,从各方面解析学校的招生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篇报道并非仅仅是罗列学校的要求,比如SAT成绩,而且深度讲解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对于美国大学到底用什么样的标准招生,这个问题不止让远在中国的学生家长头疼,国外本地的家长学生也非常的头疼。对于他们,要准备SAT考试,也注意平时成绩,同时还要参加比赛,课外活动,有的学校还喜欢面试。而中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担心语言考试,这就是为什么准备留学一定要趁早,很多学生家长等到出国前一年再准备,发现平均分大局已定,语言成绩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达到要求,甚至于一些特别的要求,比如作品集,根本无暇准备。那么,纽约时报的这篇解析中,到底提到了哪些国外大学申请的筛选条件呢?
成绩是王道:它可不仅仅是一个分数
学校,尤其是顶尖学校,自然是想要选择最好的学生录取,但是,优秀的定位是什么呢?诚然,面对海量的申请,成绩是最节省选择成本的过滤标准,而且这一纸成绩单,实际上反映了学生很多优点,比如聪明,刻苦,自律等等。但问题是,成绩虽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但毕竟不能与优秀挂上等号。优秀本身就很难定义,有的人有极强的自控能力,严格要求自己,工作效率很高,但是也有的人,虽然十分懒散,甚至生活自理能力都很低,一个工作可以拖延很久,但是一旦开始工作,却也可以完成得十分漂亮,让人赞叹。人本身就是多元的,试图用单一的标准去筛选多元的学生,本身就不合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除了成绩也会注重其他方面。
总体而言,成绩虽然不是唯一标准,但是依然很重要,国外院校对于成绩的要求的确在反思,但是对于申请者,切不可因为这样的反思而放松对于成绩的重视,因为无论怎样,高分成绩都是一个绝对的加分点,何况,即便大学哪一天真的降低的均分要求,激烈的竞争依然会无形中将成绩的比拼提高。
公平和歧视只有一线之隔:多元化和公平如何取舍
这几年,关于国外院校申请中歧视亚裔申请者的新闻和官司不断,甚至最高法院在去年表示外国院校在筛选申请学生的时候可以参考申请人的肤色和种族,当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和抵制。这里要说明的是,最高法院主要是考虑美国每个种族人口能够受到公平教育,就好比中国高考中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因为如果单纯的用分数或者其它指标招生,也许会造成某个种族或群体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所以规定学校的不同族裔学生比例,保证每个族裔人群都能够接受教育。
但是,虽然说这个政策说是造福所有人,但首当其中的就是亚裔。原因很简单,亚裔想来在考试成绩上傲视群雄,但是因为每个学校不单纯用成绩为标准招生,而是每个种族群体都有限定配额,这就意味着,一个中国学生平均分达到92都进不去的学校,另外一个别的种族的学生也许平均分82就进去了,而原因不是因为这个中国学生不够优秀,而是因为这个学生能够招生的中国学生有限。那这到底是对这个学生的歧视,还是对另一个学生的公平呢?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书香门第也是优势
很残酷的一个事实是,很多高等院校,比如哈佛和耶鲁,非常看重校友子女的申请,换言之,子女申请父母曾经上学的学校,会有很大的优势。当然,对于这些学生,他们会觉得理所应当,不仅仅是因为有一层“都是自己人”的意思在,同时,如果父母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那么他们的孩子自然也会受到父母影响。但是,这对于其他申请者,可能又是一个不公平因素,因为这也意味着,两个同样努力优秀的学生,可能就因为父母的原因,拉开差距。
同时,很多大学也表示,学生家庭的财务状况也是他们会做考虑的地方,当然,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只是会做参考。不过,这依然会对很多家庭条件不是非常优越的孩子造成不公。
美国大学招的是一个人,不是一张纸
现在高等院校,不仅是国外,中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始尝试全方位的考量学生。比如,有些学校会列出来他们对学生一些品质的期待,比如要有好奇心,要有对生活的热情,期待改变,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等等。当然,这些品质并非只是跟学生短短的面试,或者只看学生写的个人陈述,就判断出来的。学校会通过学生提供的个人经历,甚至利用网络技术,搜索学生参加的活动和比赛,来判断学生的特点。同时,很多学校现在尝试申请文件形式多样化,比如允许学生上传视频,音频,图片等各类文件,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甚至有些学校,会要求很多申请者一起来到学校,共同完成一个作业或者任务,观察申请者在合作中的表现,他们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所以要明白,美国大学想要招的,是一个人,不是一张纸,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很多中国学生和家长,还是无法摆脱用考中国大学的思维去看待留学申请,觉得只要成绩达标,语言成绩达标,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个人陈述其实是一个精华,不仅仅是罗列学生的经历和奖状,更是告诉学校,这个学生哪里与众不同,为何应该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很多学生和家长洋洋得意的成绩,仅仅是激烈的大学申请竞争中的第一轮比赛而已。
结语:
很多人形容外国院校申请是一个全面战争,无论是孩子的成绩,语言,课外活动,特长甚至于文中提到的家庭状况,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纽约时报对于大学用越来越多元化的方式招生表示欣赏,但是对于成绩和族裔还有父母教育背景的要求,则保留意见。对于大学,如果招生,将是一个永远需要改进和改变的问题,随着时代变化,而对于学生,无论要求如何变化,一个优异的成绩,一个丰富的履历,以及做一个有趣的人,都将帮助你敲开外国院校的大门。
如想咨询更多关于自助出国留学相关问题,可在线与 海蛋自助留学QQ客服 1760139359 联系。
美国留学,轻松注册,自主择校,马上加入海蛋网,开启自主留学之路吧~
了解更多留学趣事,请直接百度"海蛋网"或关注海蛋网微信公众账号"seaeggs","haidanseaeggs"